蚕豆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幼苗,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后幼苗发病。发病时子叶上产生椭圆形红褐色病斑,病害从苗期开始,到开花结荚期为高峰期,成株期染病,根先发黑腐烂,后蔓延到茎基部,茎基逐渐变黑下陷,病部表皮腐烂,木质部变褐,直至枯死。
![蚕豆茎基腐病]()
蚕豆茎基腐病基本信息
报检植物:蚕豆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蚕豆镰孢菌茎基腐病
中文名称:蚕豆镰孢菌茎基腐病
中文别名:蚕豆茎基腐病、蚕豆烂根病
英文名称:Broadbeanstemwilt
病原中文名称:燕麦镰孢、蚕豆燕麦镰孢
病原拉丁学名:燕麦镰孢Fusariumavenaceum(Fr.)Sacc.
蚕豆燕麦镰孢F.avenaceum(Fr.)Sacc.f.sp.fabae(Yu)Yamamoto.
病原分类地位: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孢属
病害类型:
主要寄主:蚕豆
危害部位:根、叶片、茎基部
传播因子:种子、病残体、土壤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蚕豆茎基腐病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幼苗,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后幼苗发病。发病时子叶上产生椭圆形红褐色病斑,病害从苗期开始,到开花结荚期为高峰期,成株期染病,根先发黑腐烂,后蔓延到茎基部,茎基逐渐变黑下陷,病部表皮腐烂,木质部变褐,直至枯死。该病不萎蔫,别于根腐病。
蚕豆茎基腐病病原特征
导致蚕豆茎基腐病菌的众多菌系里主要有两种:Fusariumaverenaceum(CordaexFr)Sacc.f.fabarumRuaneta1.称燕麦镰孢气生菌丝型和F.avenaceumf.fabalisRuanetal.称燕麦镰孢粘孢团型,能侵染蚕豆引致基腐和根腐。均属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孢属。两菌形态相似,菌丝白色,带洋红色,棉絮状,大型分生孢子弯梭形、蠕虫形至丝状,顶端细胞窄,稍尖,弯曲度很大,具0~12个隔膜,5个居多;小型分生孢子少见或不产生,有0~1个隔膜;茵核深蓝色,直径0.2~2.5mm,不产生厚垣孢子。
物理防治
播前用56℃温水浸种5分钟后播种。
化学防治
(一)种子:
(1)浸种剂: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10分钟。
(2)拌种剂:用种子重量用0.3%的50%福美双或40%大富丹拌种
(二)喷施药剂:
(1)及时喷药,杀灭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
(2)发病时喷淋植株茎基部或浇灌:
12.5%治萎灵水剂200—300倍液
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微量的)磷酸二氢甲
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微量的)磷酸二氢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O倍液+(微量的)磷酸二氢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微量的)磷酸二氢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有一定防效。
(三)药土:
50%根腐灵或百菌清或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克线丹或米乐尔颗粒剂1份+干细土50份混匀,发病重的田块,播种后用药土覆盖。
(四)熏烟剂(保护地用):
10%速克灵烟剂或一熏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按说明书使用。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蚕豆茎基腐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蚕豆茎基腐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