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作物杂草识别图谱 > 蒲公英白粉病

蒲公英白粉病

编辑:艳艳 浏览次数:48545

蒲公英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面生稀疏的白粉状霉斑,一般不大明显,后来粉斑扩展,霉层增大,到后期在叶片正面生满小的黑色粒状物,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蒲公英白粉病学名】:

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又称黄花郎、奶汁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全草入药。具清热、消痈散结之功效。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蒲公英白粉病症状】:

蒲公英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面生稀疏的白粉状霉斑,一般不大明显,后来粉斑扩展,霉层增大,到后期在叶片正面生满小的黑色粒状物,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蒲公英白粉病病原】:

Sphaerothecafusca(Fr.)Blμm.称棕丝单囊壳,属子囊菌亚门。菌丝体生于叶两面,子囊果生在叶上,散生;生在叶柄、茎、花萼上时为稀聚生,褐色至暗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0—95μm,具3—7根附属丝,着生在子囊果下面,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8—3倍,具隔膜0—6个,内含1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或卵形,少数具短柄,大小50—95×50—70(μm),内含8个或6—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矩圆形,大小15—20×12.5—15(μm)。

【蒲公英白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土表越冬,翌年4—5月放射出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田间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落到健叶上后,只要条件适宜,孢子萌发,以侵染丝直接侵入蒲公荚表皮细胞,并在表皮细胞里形成吸胞吸取营养,菌丝匍匐于叶面。晚秋在病部再次形成闭囊壳越冬。

【蒲公英白粉病防治方法】:

(1)人工栽植蒲公荚时,应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促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2)收获后要注意清洁田园,病残体要集中深埋或烧毁。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蒲公英白粉病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蒲公英白粉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推荐防治产品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