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蛇眼病别名
草莓叶斑病草莓蛇眼病分布为害草莓蛇眼病分布较广,常与叶部病害混合发生,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严重时发病率可 达40%-60%。
草莓蛇眼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 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草莓蛇眼病病原
病原为无性态杜拉柱隔孢Ram.ularia tulasnei Sacc.,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草莓蛇眼小 球壳菌Mycosphaerella fragariae(‘1'ul.) Lindau.,属子囊菌亚门。
草莓蛇眼病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在被害枯叶病斑上越冬,第2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袍子进行再侵染。病原菌生育适温18-22℃,低于7℃或高于23℃发育迟缓。
草莓蛇眼病防治措施
(1)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收集被害叶集中烧毁。
(2)定植时汰除病苗。
(3)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3.8%氢氧化铜悬浮剂6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