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药材作物病虫草害 > 菊花瘿蚊

菊花瘿蚊

编辑:艳艳 浏览次数:453

菊花瘿蚊幼虫在菊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为害,形成绿色或紫绿色、上尖下圆的桃形虫瘿,为害重的菊株上虫瘦累累,植株生长缓慢,矮化畸形,影响座蕾和开花。

【菊花瘿蚊学名】:

Epiymiusp.双翅目,瘿蚊科。分布在河北、河南、北京、安徽等地。

【菊花瘿蚊寄主】:

菊及野生菊科植物。

【菊花瘿蚊为害特点】:

菊花瘿蚊幼虫在菊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为害,形成绿色或紫绿色、上尖下圆的桃形虫瘿,为害重的菊株上虫瘦累累,植株生长缓慢,矮化畸形,影响座蕾和开花。

【菊花瘿蚊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mm,初羽化时桔红色,渐变为黑褐色。复眼黑色,大而突出。触角念珠状,17—19节,雄蚊有环毛。前翅圆阔,具微毛,纵脉3条,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足黄色细长。腹部节间腹和侧膜黄色,背板黑色,腹节前6节短粗,后3、4节细长。卵长0.5mm,长卵圆形,初桔红色,后呈紫红色。末龄幼虫体长3.5—4mm,橙黄色,纺锤形。头退化不显著。口针可收缩,端部具一弯曲钩,胸部有时发现有不大显著的剑骨片。裸蛹长3—4mm,橙黄色,其外侧各具短毛l根。

【菊花瘿蚊生活习性】:

河北、河南年生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3月化蛹,4月初成虫羽化,在菊花幼苗上产卵,代幼虫于4月上、中旬出现,田间不久出现虫瘦,5月上旬虫瘦随幼苗进入田间,5月中、下旬一代成虫羽化。卵散产或聚产在菊株的叶腋处和生长点。幼虫孵化后经l天即可蛀入菊株组织中,经5天左右形成虫瘦。随幼虫生长发育,虫瘿逐渐膨大。每个虫瘿中有幼虫1—13头。幼虫老熟后,在瘿内化蛹。成虫多从虫瘿顶部羽化,羽化孔圆形,蛹壳露出孔口一半。以后各代都在菊花田内繁殖为害。第2代5月中下旬一6月中下旬发生;第3代6月下旬一8月上旬;第4代8月上旬一9月下旬;第5代9月下旬一10月下旬。10月下旬后幼虫老熟,从虫瘿里脱出,入土下l一2cm处作茧越冬。天敌有5种寄生蜂。

【菊花瘿蚊防治方法】:

(1)田间菊科植物杂草,减少虫源。

(2)避免从菊花瘿蚊发生严重地区引种菊苗,因菊花瘿蚊发生较早,苗期即可带卵和初孵幼虫。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菊花瘿蚊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菊花瘿蚊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推荐防治产品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