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浸状浅褐色斑,后变为棕褐色,迅速环腐,幼苗猝倒。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
【辣椒菌核病症状】
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浸状浅褐色斑,后变为棕褐色,迅速环腐,幼苗猝倒。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株染病,近地表的茎部或茎分杈处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病部往往有褐色斑纹,病斑绕茎一周后引起上面的枝干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茎表面和髓部产生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球形或不规则形。干燥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个别出现长4~13厘米灰褐色轮纹斑。花、叶、果柄染病亦呈水浸状软腐,致使叶片脱落。果实染病,果面先变为褐色,呈水浸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蔓延,扩展到整个果实并导致果实腐烂,表面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其上结成黑色不规则形菌核。
【辣椒菌核病病因】
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植株上进行初侵染,病菌由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通过病健株或病、健花、果的接触,也可通过田间染病杂草与健株接触传染。该菌发育适温20℃,不能超过30℃,孢子萌发适温5~l0℃,35℃,5℃。菌丝喜潮湿,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育好,湿度低于70%,病菌发育明显受到抑制。菌核在干燥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在潮湿土壤中则只存活1年。
【辣椒菌核病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防止把菌核插入苗床。深翻土地,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己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控制塑料大棚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是尤其关键的措施。采用滴灌或暗灌的形式浇水,以降低棚内湿度,在气温较低时,特别是春季寒流侵袭前,要及时覆膜,或在棚室四周盖草帘,防止植株受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带到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土壤 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10克,拌细干土1千克,撒在土表,或耙人土中,然后播种。也可选用40%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药20~30毫升加水2.5~3升,均匀喷洒于土面上,拌匀后堆置,用潮湿的草帘或薄膜覆盖,闷2~3天以杀灭病菌,然后揭开覆盖物,把土壤摊开,晾15一20天待药气散发后,再进行播种或定植。或采用生物酿热的方法进行土壤,具体作法:在7~8月分高温季节和保护地空闲时间进行,每667平方米撒施碎稻草500千克、石灰l00千克,然后深翻地50厘米,起高垄30厘米,地膜覆盖,灌水,使沟里的水呈饱和状态,再密闭大棚15~20天。
③药剂防治 棚室或露地出现子囊盘时,可采用烟雾或喷雾法防治。熏烟法,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1夜,每8~10天1次,连续或与其它方法交替防治3~4次。粉尘法,喷散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喷雾法,用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35%菌核光悬浮剂700倍液,或50%菜菌克(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菌威1500~2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溶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盛花期喷雾,每667平方米喷兑好的药液60升,每8~9天1次,连续防治3~4次,病情严重时除正常喷雾外,还可把上述剂兑成50倍液,涂抹茎上发病部位,不仅能控制病情扩展,还有作用。使用腐霉利药剂时,在采收前5天应停止用药。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辣椒菌核病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辣椒菌核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