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叶涩病的症状主要是在叶片上,同时期传播途径主要是依靠风雨,喜欢潮湿的环境,我们在防治的时候要根据它的习性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那么山药叶涩病症状有哪些?山药叶涩病该怎么治?山药叶涩病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山药叶涩病用什么药好?
山药叶涩病症状
又称白涩病。由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叶柄也可受害。叶片发病,多是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边缘不明显的黄白色小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毫米,边缘变褐稍隆,中间浅褐色,散生许多小黑点。发生严重时,病斑汇合,致使叶片穿孔或枯死。致病菌为薯芋柱盘孢。病菌分生孢子盘叶两面生,聚生或散生,初埋生,黑褐色,后突出表皮而上部呈白色至黄白色,分生孢子梗长圆柱形,不分枝,直或微弯,单胞无色,分生孢子针状,二端较圆或一端较尖,直或稍弯,无色,具1~3个隔膜。
山药叶涩病病原特征
CylindrospoiumdioscoreaeMiyabeetS.It0.称薯蓣柱盘孢,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盘生于叶两面,初埋生,聚生或散生,大小200一250μm分生孢子梗线形长圆柱状,无色,单胞,正直或略弯,不分枝,大小20一25×2—2.5(f4m);分生孢子针状,两端较圆或一端尖,正直或略弯,单细胞,无隔膜或具少数隔膜,无色,透明,大小37—40×2.5—3(μm)。为害薯蓣。
山药叶涩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座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引起田间发病。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适宜温湿度条件分生孢子即可萌发进行再侵染,潜育期仅1~2天。病害再侵染频繁,病情扩展较快。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多7、8月份发病,是连续阴雨,田间湿度大,病害严重。
山药叶涩病防治方法
(1)选地势较高燥,土质肥沃地块种植。要深翻地,精细整地。
(2)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3)施足腐熟的粪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合理灌水,雨后排除田间积水。
(4)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田间病残,集中烧毁或深埋。
(5)发病初期及时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7%可杀得微粒粉剂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新万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山药叶涩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山药叶涩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