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经济作物病虫草害 > 棉花大蓑娥

棉花大蓑娥

编辑:诗哲 浏览次数:1701

棉花大蓑娥的学名

Clania variegata Snellen鳞翅目,蓑蛾科。别名大袋蛾、大窠蓑蛾。异名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 Cryptothelea formosicola Strand。分布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

棉花大蓑娥的寄主

棉花、桑树、茶树、甘蓝、白菜、果树。

棉花大蓑娥

棉花大蓑娥的为害特点

幼虫7—9月迁往棉田为害植株上部叶片及嫩头,初孵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3龄后将棉叶咬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将棉叶吃光,残留下主脉。

棉花大蓑娥的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成虫体肥大,淡黄色或乳白色,无翅,足、触角、口器、复眼均有退化,头部小,淡赤褐色,胸部背中央有一条褐色隆基,胸部和腹节侧面有黄色毛,第七腹节后缘有黄色短毛带,第八腹节以下急骤收缩,外生殖器发达。雄成虫为中小型蛾子,翅展35—44mm,体褐色,有淡色纵纹。前翅红褐色,有黑色和棕色斑纹,在R4与R5间基半部、Rs与M隔脉间外缘、M2与M3间各有1个透明斑,R3与R4、M2与M3共柄,A脉与后缘间有数条横脉;后翅黑褐色,略带红褐色;前、后翅中室内中脉叉状分支明显。卵椭圆形,直径0.8—1.0mm,淡黄色,有光泽。幼虫雄虫体长18—25mm,黄褐色,蓑囊长50—60mm;雌虫体长28—38mm,棕褐色,蓑囊长70一90mm。头部黑褐色,各缝线白色;胸部褐色有乳白色斑;腹部淡黄褐色;胸足发达,黑褐色,腹足退化呈盘状,趾钩15—24个。蛹雄蛹长18—24mm,黑褐色,有光泽;雌蛹长25—30mm,红褐色。

棉花大蓑娥

棉花大蓑娥的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蓑囊中越冬。翌春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底5月初为成虫羽化盛期,雌蛾多于雄蛾,雄蛾羽化后离开蓑囊,寻觅雌蛾;雌成虫羽化后不离开蓑囊,在黄昏时将头胸伸出囊外,招引雄蛾,交尾时间多在13:00—20:00。雌成虫将卵产在蓑囊内,每雌可产3000—6000粒。幼虫孵化后立即吐丝造囊。初龄幼虫有群居习性,并能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幼虫在3—4龄开始转移,分散为害。9月底至10月初幼虫在囊内越冬。

棉花大蓑娥的防治方法

(1)结合棉田管理,及时摘除蓑囊并销毁。

(2)在低龄幼虫盛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25%广克威或40%新辛乳油1500倍液。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