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介绍
稻水象甲也称稻水象、稻根象。稻水象成虫长2.6~3.8mm.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蛹长约3mm,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卵圆柱形,两端圆。
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
半水生昆虫,成虫在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稻水象甲主要为害对象有:水稻、高粱、玉米、甘蔗、小麦、稗草、莎草等。
稻水象甲防治方法
稻田秋耕灭茬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的成活率。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保护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鱼类等天敌。应用白僵菌和线虫对其成虫防治有效。施药品种以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宜。严禁从疫区调运可携带传播该虫的物品。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应严格检查,必要时做灭虫处理。
化学防治:早稻秧田揭膜后,越冬代成虫陆续迁入秧田,在成虫迁入高峰期应集中药杀。防治策略:“狠治越冬代成虫,普治代幼虫,兼治代成虫”,压低虫口基数和发生为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