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果树病虫草害 > 荔枝独角仙

荔枝独角仙

编辑:艳艳 浏览次数:5655

独角仙大量发生于6~8月,主要以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对作物林木基本不造成危害。

【荔枝独角仙虫害名称】:

独角仙(AllomyrinadichotomaLinnaeus),又称双叉犀金龟、兜虫,拉丁学名:Allomyrinadichotoma。体大而威武。独角仙又名兜虫,属於鞘翅目,金龟子科。全世界具有大型犄角的独角仙目前约有60种,其他犄角较小或不明显的种类约有一千三百多种。台湾的独角仙有两种,其中一种分布於兰屿地区,另一种则普遍存在台湾的低海拔山区的树林里。

【荔枝独角仙形态特征】:

独角仙(AllomyrinadichotomaLinnaeus),又称双叉犀金龟、兜虫,拉丁学名:Allomyrinadichotoma。体大而威武。独角仙又名兜虫,属於鞘翅目,金龟子科。全世界具有大型犄角的独角仙目前约有60种,其他犄角较小或不明显的种类约有一千三百多种。台湾的独角仙有两种,其中一种分布於兰屿地区,另一种则普遍存在台湾的低海拔山区的树林里。不包括头上的犄角,其体长就达35-60毫米,体宽18-38毫米,呈长椭圆形,脊面十分隆拱。体栗褐到深棕褐色,头部较小;触角有10节,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雌雄异型:雄虫头顶生l末端双分叉的角突,前胸背板中央生l末端分叉的角突,背面比较滑亮。雌虫体型略小,头胸上均无角突,但头面中央隆起,横列小突3个,前胸背板前部中央有一丁字形凹沟,背面较为粗暗。三对长足强大有力,末端均有利爪1对,是利于爬攀的有力工具。

不含觭角体长40~62mm。体色红褐色至深黑褐。雄虫头部前方具鹿角状长觭角,前胸背板中央亦有小觭角;雌虫无觭角,体背较无光泽。

【荔枝独角仙生活习性】:

独角仙大量发生于6~8月,白天常常聚集在青刚栎流出树液处,或是在光腊树(白鸡油)上也常可发现聚集上百只独角仙的盛况,到了晚上,在山区有路灯处,也往往可以发现他们的踪迹,是台湾常见的大型畟峞C其幼虫常称为鸡母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一年一代,由於本种并非保育类昆虫,加以体型大而健壮,常被做为儿童玩赏及昆虫教学使用。独角仙一年发生1代,成虫通常在每年6-8月出现,多为夜出昼伏,有一定趋光性,主要以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对作物林木基本不造成危害。

幼虫以朽木、腐烂植物质为食,所以多栖居于树木的朽心、锯末木屑堆、肥料堆和垃圾堆,乃至草房的屋顶间。不危害作物和林木。幼虫期共脱皮2次,历3龄,成熟幼虫体躯甚大,乳白色,约有鸡蛋大小,通常弯曲呈“C”形。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

【荔枝独角仙生长繁殖】:

卵期:当雌雄独角仙交尾后不久,雌独角仙便开始寻找适合产卵的地点,她们将卵产在富含有机质的腐植叶木屑中,有时在大根朽木下的土中可发现许多独角仙的卵及幼虫,而木头不论软硬也常被幼虫犟而有力的大颚可啃食出一道道的食痕。刚产下的卵为乳白色椭圆形,尔后渐渐变大变圆,约7~10天,卵壳内隐约可见幼虫之大颚,此时即将孵化成为一龄幼虫。

幼虫期:卵经7~10天後孵化为幼虫,俗称“鸡母虫”,术语则称为“蛴螬”。幼虫刚孵化时尚须等大颚变得够硬,才可开始进食,常常会先吃自己的卵壳,接著取食周遭的腐植质。幼虫一般为C形捲曲,腹部有九对气孔,幼虫期长达10个月,幼虫期的生活环境及营养摄取关系到将来成虫的体型大小。终龄幼虫可由腹部是否具有两个黄色的卵巢藉以分辨雌雄。

蛹期:三龄幼虫(终龄幼虫)在化蛹前会先蠕动身体,压紧周遭的土壤成为椭圆形的蛹室。蜕皮後渐渐具有成虫的雏形,根据其犄角的有无,即可辨其雌雄。

成虫期:成虫的羽化从蛹的背面裂开,先是头部钻出,然後不断的摆动身体来挣脱蛹壳,这个过程如果不顺利往往造成羽化失败与畸形。蜕去蛹壳後的独角仙,翅鞘与腹部接近白色,其他部分也是较浅偏红的褐色,此时的外骨骼尚属柔软脆弱,须要经过一段时间,外骨骼颜色才会加深与变硬。刚羽化的独角仙并不会马上钻出土表活动,而会在蛹室继续停留很长的一段时间,在野外可能会停留到梅雨季甚至更晚才会爬出地点活动取食及寻找配偶交尾。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荔枝独角仙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荔枝独角仙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