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病虫草害 > 黄瓜褐色小斑症

黄瓜褐色小斑症

编辑:艳艳 浏览次数:426

保护地内早春栽培的黄瓜易出现褐色小斑症,多在真叶展开达14~15片以后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该病由多种原因引发,但症状相似,具有共同特征。发病叶片先是在大叶脉旁边出现白色至褐色条斑(点线状小斑点),发病早期条斑受叶脉限制而不连片,条斑紧靠大叶脉。

黄瓜褐色小斑症

【黄瓜褐色小斑症症状】

保护地内早春栽培的黄瓜易出现褐色小斑症,多在真叶展开达14~15片以后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该病由多种原因引发,但症状相似,具有共同特征。发病叶片先是在大叶脉旁边出现白色至褐色条斑(点线状小斑点),发病早期条斑受叶脉限制而不连片,条斑紧靠大叶脉。条斑处叶肉坏死,大叶脉间的叶肉上还有零散的褐色斑点。叶片背面与叶片表面条斑相对应的位置呈白色。随病情发展,叶柄附近条斑相连。也有的植株在大叶脉间的叶肉上呈现不规则形淡黄色至褐色小斑,叶背面相应位置也呈白色,似干菌脓。

【黄瓜褐色小斑症病因】

关于发病原因,目前尚有许多不明之处。

①锰过剩症引起的叶脉褐变 叶内锰的含量过高,一般先从网状支脉开始出现褐变,然后发展到主脉,形成“褐脉叶”。如果锰的含量继续增高,则叶柄上的刚毛变黑,叶片也开始枯死。锰过剩可能是因为土壤中的锰被成可吸收状态,但有时则是由于频繁使用含锰农药所致。

②低温多肥引起的生理障碍 在低温多肥的情况下,沿叶脉出现黄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为条斑,近似于褐色斑点。其发病多在下位老叶,而且是从叶片的基部主叶脉附近的叶肉开始,集中在几条主叶脉上,呈向外延伸状。从症状特异、集中发病等情况考虑,可能是某些特定品种在低温多肥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生理障碍。

也有人认为这是低温多肥引起的生理性褐变,属锰过剩的慢性发作,但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土壤偏酸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湿度大时,活性锰含量高。因此,种植年限较长的棚室,土壤往往酸化,当大量施用有机肥,遇土壤低温、高湿时,土壤中的锰呈还原状态,活性增加而易被植株吸收,造成锰中毒。另外,不同品种对锰过剩的忍耐能力不同,一般喜长日照的耐热的夏季型黄瓜品种在棚室内栽培时,在低温、短日照时期易出现褐色小斑症,低温会助长病情发展。

③菊苣假单胞病 沿黄瓜叶的主脉出现系列黄色不规则枯斑,对光观察可在黄色斑内看到如同地图上标明是城镇房屋街道样的相连的方块。河北永年县长期从事温室黄瓜技术推广工作的凌云昕曾请日本专家带回国鉴定,将病原定为菊苣假单胞,属性病害。

【黄瓜褐色小斑症防治方法】

①科学选种 选用喜短日照且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如山东密刺、新泰密刺、津春3号、中农5号、津优2号、中农13号等。

②改良土壤 把土壤酸碱度调整到中性,避免在过酸、过碱的土壤上种黄瓜。

③加强管理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要注意钙的施用,土壤缺钙易导致锰元素过剩。出现褐色小斑症,可喷施含磷、钙、镁的叶面肥。 定植后,注意增温、保温,适量浇水,土壤不能过湿或过干。

④药剂防治 由菊苣假单胞病引发的褐色小斑症,通常在叶片背面有菌脓,确诊后可喷农用链霉素、杀星等防治性病害的药剂。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黄瓜褐色小斑症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黄瓜褐色小斑症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