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田亚洲玉米螟学名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 鳞翅目,螟蛾科。俗名蛀心虫、蛀秆虫。分布在我国麻产区。
麻田亚洲玉米螟寄主
红麻、长果种黄麻、大麻等多种作物。
麻田亚洲玉米螟为害特点
幼虫从红麻茎的上部蛀入,蛀孔外堆有污黄色虫粪4受害株易断头或被风吹折,有时也蛀叶柄,致叶片萎垂。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一13mm,翅展24—35mm,黄褐色蛾子。雌蛾前翅鲜黄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条纹及一褐色波纹,外侧有黄色锯齿状线,向外有黄色锯齿状斑,再外有黄褐色斑。雄蛾略小,翅色稍深;头、胸、前翅黄褐色,胸部背面淡黄褐色;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外侧黄褐色,再向外有褐色带与外缘平行;内横线与外横线
之间褐色;缘毛内侧褐色,外侧白色;后翅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浅色宽带,近外缘有黄褐色带,缘毛内半淡褐色,外半白色。卵长约lmm,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幼虫体长约25mm,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为淡灰褐色、淡红色或黄色等,第1—8腹节各节有两列毛瘤,前列4个以中间2个较大,圆形,后列2个。蛹长14一15mm,黄褐至红褐色,1—7腹节腹面具刺毛两列,臀棘显著,黑褐色。
麻田亚洲玉米螟生活习性
长江流域麻区年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等寄主秸秆内越冬。初孵幼虫先在卵块处取食卵壳,1小时后开始爬行或吐丝下垂,随风飘散,1个卵块上的幼虫可扩至l0至数十株,先取食幼嫩组织,2龄后蛀入麻的嫩茎为害。
麻田亚洲玉米螟防治方法
(1)在清明以前及时处理掉玉米、高粱等作物秸秆,减少越冬幼虫羽化和产卵。
(2)利用亚洲玉米螟喜欢在蕉藕上产卵的习性,在麻田四周或附近种植蕉藕诱杀该虫。
(3)加强玉米田螟虫的防治,对四周的玉米田每667m2用50%对硫磷乳油500mL,加水10l稀释后,拌入25k8过筛的煤渣颗粒,即制成1%的对硫磷乳油颗粒剂。于玉米心叶未期,适时施入玉米心叶丛4—5个叶内,多株用颗粒剂1.5—2g。也可用辛硫磷颗粒剂250g,拌煤渣3—4kg;还可用Bt乳剂150mI拌15kg细土制成颗粒剂,撒在玉米心叶喇叭口中。
(4)熏蒸法 每667m2用80%敌敌畏乳油125ml,浸泡玉米秸秆50根,于成虫盛发期均匀地插在麻田内,熏杀成虫,可减少产卵。
(5)必要时在玉米螟孵化盛期,每667m2用5%的锐劲特悬浮剂30一35mL或20%氰戊菊酪乳油40ml,对水50L喷雾。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麻田亚洲玉米螟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麻田亚洲玉米螟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