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赤霉病别名
大豆粉霉病;
大豆赤霉病分布为害
大豆赤霉病是大豆的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普遍。发病较轻,对产量影响不大。严重发生时或多雨年份,对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
大豆赤霉病症状
主要为害大豆豆荚、子粒和幼苗子叶,豆荚染病,病斑近圆形至不整形块状,发生在边缘时呈半圆形略凹陷斑,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粉红色或粉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或黏分生孢子团。严重的豆荚裂开,豆粒被菌丝缠绕,表面生粉红色毒状物。
大豆赤霉病病原
病原为粉红镰孢和尖镰孢,均属半知菌亚门。
大豆赤霉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荚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病适温30℃,大豆结荚时遇高温多雨或湿度大发病重。
大豆赤霉病防治措施
(1)选用优良品种,选无病种子播种。
(2)雨后及时排水,改变田间小气候,降低豆田湿度。
(3)种子收后及时晾晒,降低储藏库内湿度,及时发霉的种子。
(4)必要时喷洒25%戊吐醇乳油3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8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L左右,隔1015天1次,连喷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