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果树病虫草害 > 葡萄虎蛾

葡萄虎蛾

编辑:艳艳 浏览次数:908

葡萄虎蛾,SeudyrasubflavaMoore,属鳞翅目虎蛾科虎蛾属。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西、贵州、广东等地。幼虫食害葡萄、长春藤、爬山虎的叶成缺刻与孔洞、严重时仅残留叶柄和粗脉。

葡萄虎蛾

葡萄虎蛾外形特征

成虫的外形

体长18-20毫米,翅展44-47毫米,头胸部紫棕色,腹部杏黄色,背面中央有1纵列棕色毛簇达第7腹节后缘。前翅灰黄色带紫棕色散点,前缘色稍浓,后缘及外线以外暗紫色,其上带有银灰色细纹、外线经内的后缘部分色浓;外缘有灰细线,中部至臀角有4个黑斑;内、外线灰至灰黄色;肾纹、环纹黑色,围有灰黑色边。后翅杏黄色、外缘有2紫黑色宽带,臀角处有1桔黄色斑,中室有1黑点,外缘有桔黄色细线。下唇须基部、体腹面及前、后翅反面均为橙黄色;前翅肾纹、环纹呈暗紫色点,外缘为淡暗紫色宽带。

幼虫的外形

前端较细后端较粗,第8腹节稍有隆起。头部桔黄色,有黑色毛片形成的黑斑,体黄色散生不规则的褐斑,毛突褐色;前胸盾和臀板桔黄色,上有黑褐色毛突,臀板上的褐斑连成1横斑;背线黄色较明显;胸足外侧黑褐色;腹足俱全黄色,基部外侧具有黑褐色块,趾钩单序中带。气门椭圆形黑色,第8腹气门比第7节约大1倍。

蛹的外形

长16-18毫米,暗红褐色。体背、腹面满布微刺;头部额较突出;下唇须细长,不与上唇相连;下颚末端达前翅末端稍前方;中足不与复眼相接,触末端长于中足末端与前翅平齐,达第4腹节后缘附近;后足在下颚末端及触角末端之间微露出一部分。腹部气门前缘较隆起,第2、3腹气门眼形,周围有黄色毛,5-7腹节腹面有腹足疤,但第3对不很显着;第7节背面有2对、第8节与9节背面各有1对黑色突起。腹末成方形,两侧有角状突起,其背面与腹面具有纵纹及不规则皱纹,着生较短的钩刺3对,腹面2对;背面1对。

葡萄虎蛾发生规律

产卵

北方每年2代,以蛹在根部及架下土内越冬,5月羽化为成虫,傍晚和夜间交尾并产卵,卵散产于叶片及叶柄等处。

幼虫

6月份发生***代幼虫,常将叶片吱成孔洞,老幼虫将叶片吃成大缺门或将叶片吃光。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8—9月发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以老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越冬。

幼虫攻击性

幼虫受惊时头翘起并吐黄色液体以自卫。

如何防治葡萄虎蛾?

消灭越冬蛹

在北方埋土防寒的地区,于秋末和早春结合葡萄的埋土和出土上架,拣拾越冬蛹进行消灭。

杀幼虫的方法

结合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白天静伏叶背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幼虫。

喷药防治方法

在发生量大的地区可喷2000倍速灭杀丁、敌杀死、杀灭菊酯、功夫菊酯、灭扫利、敌百虫等低毒的菊酯类农药。春季葡萄芽萌动,少数芽露绿时,喷0.5度石硫合剂。

树叶杀虫方法

冬剪下来的枝叶,集中烧毁。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葡萄虎蛾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葡萄虎蛾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