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粮食作物病虫草害 >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编辑:史春雨 浏览次数:3083

别名:玉米黄斑病、玉米黄叶病

分布为害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年来我国玉米上继大斑病、小斑病、锈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病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后,叶片布满病斑,连片时干枯死亡,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产量。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症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和苞叶。病斑初为水浸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因品种抗性不同而表现不一样,一般长1-5mm,宽1-2mm,大小不等;病斑中央苍白色,呈半透明状,周围有褐色环带,外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多个病斑相连形成大斑,叶片的前半部或叶缘坏死;病斑在叶片上呈不明显的分节状发生。潮湿的情况下可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为新月弯孢霉,属半知菌亚门。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越冬。带菌的玉米秸秆和杂草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进行再侵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属于典型的成株期病害,玉米苗期抗病性较强,随着植株生长抗性减弱。中原田间发病始于7月下旬到8月初,发病高峰在玉米抽雄后,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由于该病潜育期短(2-3天),7-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如遇高温、高湿,可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发生,低洼积水田和连作田发病较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防治措施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治策略是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越冬菌源。合理轮作,合理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初侵染源。

(2)在发病初期,田间发病率10%时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农力托、青益色、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气候条件适宜发病时一周后防治第二遍。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30克/亩,或45%代森铵水剂每亩100-150克/亩。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推荐防治产品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