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经济作物病虫草害 > 棉花棉红铃虫

棉花棉红铃虫

编辑:艳艳 浏览次数:1024

棉花棉红铃虫属于鳞翅目,麦蛾科。该害虫在国内分布十分广泛,大部分地区的产棉区均有发生。国外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原苏联等国外,遍布全世界产棉国家。除棉等锦葵科棉属外,还有洋绿豆、洋麻、蜀葵、黄麻、亚麻等8科77种植物。

棉花棉红铃虫

棉花棉红铃虫的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棉花蕾、花、铃、棉籽,引起落花、落蕾、落铃或烂铃、僵瓣。红铃虫为害蕾,蕾的上部有蛀孔,蛀孔很小,似针尖状黑褐色,蕾外无虫粪,蕾内有绿色细屑状粪便,小蕾花芯吃光后不能开放而脱落,大蕾一般不脱落,花开放不正常,发育不良,花冠短小。红铃虫为害铃,在铃的下部或铃室联缝处或在铃的顶部有蛀孔,蛀孔似受害蕾,黑褐色,羽化孔2.5mm,铃内、外无虫粪,在铃壳内壁上有黄褐色至水青色虫道和芝麻大小的虫瘤。为害棉籽,蛀食虫粪在棉籽内,小铃脱落,雨水多时大铃常腐烂,v雨水少时呈僵瓣花,有时把两粒被害棉籽缀连在一起,叫双连籽。

棉花棉红铃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5mm,翅展12—20mm,棕黑色,头顶、额面浅褐色。唇须浅褐色且具深褐色镰刀形斑,第2节鳞毛长,第3节弯曲,末端尖。触角浅灰褐色,除基节外各节端部黑褐色,基节纵列黑色栉毛5—6根。胸背淡灰褐色,侧缘、肩板褐色,无毛隆。前翅竹叶形,深灰褐色,翅面在亚缘线、外横线、中横线处均具黑色横斑纹,近翅基部具3个黑色斑点。后翅似菜刀状,外缘略凹入,灰褐色,缘毛较长。雄蛾具l根翅缰,雌蛾3根。卵椭圆形,长0.4—0.6mm,宽0.2一0.32nm,表面具网状纹。末龄幼虫体长11—13mm,头部浅红褐色,上颚黑色。前胸硬皮板小,从中间分成两块。体肉白色,毛片浅黑色且四周为红色斑块。腹足趾钩单序,外侧缺环。幼虫共4龄。蛹长6—9mm,宽2.5mm,浅红褐色,尾端尖,末端臀棘短,向上弯曲呈钩状。

棉花棉红铃虫的生活习性:

在我国年生2—7代,黄河流域2—3代,长江流域3—4代。幼虫随棉花贮藏、加工爬至屋顶等缝隙处结白茧滞育越冬,也可在棉籽、枯铃里越冬。安徽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羽化时间长达2个多月。长江流域各代卵发生历期为6月下旬、8月上旬、8月底,秋季气温高时可发生不完全的4代。成虫白天潜伏,夜间交配产卵,代多产在嫩头或嫩叶上,第二代多产在下部的青铃尊片内,第三代多产在中上部青铃萼片内。成虫对黑光灯有趋性,飞翔力不强。初孵幼虫经l、2小时蛀入蕾内,每头幼虫可为害2—3个铃室、2—7粒棉籽。温湿度高利其繁殖,气温20一35℃,相对湿度80%以上适其生长发育,长江流域气候条件适宜则发生重。雨量过多年份对其繁殖不利则发生轻。红铃虫天敌有60多种,如澳州赤眼蜂、金小蜂、茧蜂、姬蜂、草玲、小花蝽等。

棉花棉红铃虫的防治方法:

(1)越冬防治

1、收晒棉花灭虫。堆花时上面覆盖物用麻袋,幼虫多爬至覆盖物下面,第二天晒花前扫杀。采用帘架晒花,晒场周围挖沟撒施农药。

2、棉仓内灭虫。收花前仓库内涂缝,墙上安置药带。成虫羽化期喷80%敌敌畏乳油800一900倍液,隔3—4天1次。也可安置3W黑光灯诱杀成虫。

3、4月份在仓库内释放黑青小蜂(金小蜂)每立方米30一50头。

(2)农业防治拔节前摘除枯铃;油用棉籽要求在每年5月底前榨完,并及时处理棉花渣。棉秸要在5月底前烧完。种用棉籽要进行温汤浸种。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棉花棉小造桥虫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棉花棉小造桥虫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