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粮食作物病虫草害 > 水稻台湾稻螟

水稻台湾稻螟

编辑:艳艳 浏览次数:1049

水稻台湾稻螟分布在南方稻区,为害特点幼虫从叶鞘、叶耳处侵入后,先集中在叶鞘内取食,形成枯梢,有的蛀入茎内,形成枯心苗和白穗,幼虫常转株为害,蛀孔大,略呈方形。

水稻台湾稻螟

水稻台湾稻螟形态特征

寄主水稻、甘蔗、高梁、玉米、粟等。

雄蛾体长6.5-8.5mm,翅展18-23mm,触角略呈锯齿状。前翅黄褐色,布有暗褐色点,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浅黄褐色,缘毛白色。雌蛾体长9.2-11.8mm,翅展23-28mm,触角丝状。前翅色与雄蛾相近,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卵扁椭圆形,白色至灰黄色,卵块成行排列,1-3行呈鱼鳞状。末龄幼虫体长16-25mm,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体浅黄白色,背面具褐色纵线5条,外侧纵线从气门上方通过。台湾稻螟幼虫

5-7龄。幼虫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外方趾钩稍短,但与内方同密,别于二化螟。蛹长9-15mm;纺锤形,褐色,与二化螟相近,但额中央凹下,两侧呈角状突出,5-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

水稻台湾稻螟生活习性

我在广州附近每年发生4-5个世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稻秆和稻桩内越冬,尤其在低湿稻田和有冬作物覆盖稻田的稻桩,越冬幼虫密度,而冬作小麦及蔗苗内亦有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1月下旬化蛹,2月中旬已有个别成虫羽化,3月中大量羽化。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3-4月;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3代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高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其中以6月上中旬的第2代幼虫数量较多,为害较重,该代的成虫发生数量也多。第4代幼虫在晚稻本田又发生较多。在广州,台湾稻螟以第4代幼虫的一部分及第5代幼虫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怕高温干燥,喜阴凉潮湿环境。喜欢在粗秆、宽叶、浓绿的稻株上产卵。在秧苗及分蘖期,卵多产于叶片表面,在孕穗期多产于叶片背面,在灌浆至黄熟,卵多产于无效分蘖的叶片上。每雌蛾可产卵4-6块,总卵数达100-200粒。初孵幼虫先集中为害叶鞘组织,再蛀入心叶和茎秆,造成枯鞘、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幼虫喜湿润环境,被害株在被害处虽极潮湿甚至腐烂,但幼虫却喜藏身其中。幼虫有群聚性,初孵幼虫在一稻株上常有数头至数十头,以后才分散。一条幼虫一生可为害3~4株水稻。

水稻台湾稻螟防治方法

(一)消灭越冬虫源:

1.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田块,稻草内有大量越冬幼虫,必须在未进入发蛾期以前处理完有虫稻草。

2.捡拾虫害严重田块冬作地上露地的稻桩集中销毁。

3.早春掌握在越冬幼虫化蛹高峰时灌水浸田3~4天,可大量杀蛹。

4.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地区,早稻收割时在茎秆内会有大量幼虫和蛹,应将割下的稻株立即挑出稻田,并及时脱粒,将脱粒后的稻草放在烈日下曝晒,既可避免幼虫爬到邻近稻田为害,又可杀死幼虫和蛹,减少晚稻的虫源。

(二)点灯诱蛾:根据测报,在螟蛾盛发阶段,发动群众点灯诱杀蛾子,采用黑光灯诱蛾效果更好。

(三)人工捕蛾、摘卵:在秧田采用捕蛾采卵,可以减轻螟害……

(四)药剂防治:根据预测预报,在蚁螟盛孵期施药。每亩用18%杀虫双250-300毫升、40%乐果200-250毫升、50%杀螟硫磷75-100毫升、90%巴丹可湿性粉10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兑水喷雾或撒毒土,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据罗启浩等研究,每亩用150克有效成份的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或巴丹作根区施药,在有效地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危害的同时,亦可兼治台湾稻螟。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水稻台湾稻螟的防治方法,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水稻台湾稻螟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推荐防治产品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