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白斑病分布为害
油菜白斑病在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一般为害不大。
油菜白斑病症状
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初在叶上出现灰褐色或黄白色圆形小病斑,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大斑,边缘带绿色,中央灰自色至黄白色,病部稍凹陷变薄,易于破裂,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浅灰色霉状物,病斑直径0.3--1cm,有时有轮纹,严重时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
油菜白斑病病原
病原为芥假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
油菜白斑病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丝或菌丝块附着在病叶上或以分生孢子粘在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到油菜叶片上,孢子萌发后从气孔侵人,引致初侵染。病斑形成后又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此病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5-28℃均可发病,适温为11-23℃,均温23℃,相对湿度高于62%,降雨16mm以上,雨后12--16天开始发病,此为越冬病菌的初侵染,病情不重。生育后期。气温低。均温11-20℃,5℃,温差大于12℃,遇大雨或暴雨,平均相对湿度60%以卜,经过再侵染,病害扩展开米。连续降雨可促进病害流行,白斑病流行的气温偏低,属低温型病害。在北方油菜区,本病盛发于8--10月,长江中下游及湖泊附近油菜区,春、秋两季均可发生,尤以多雨的秋季发病重。此外,还与品种、播期、连作年限、地势等有关,一般播种旱、连作年限长、下水头、缺少氮肥或基肥不足,植株长势弱的发病重。
油菜白斑病防治措施
(1)选用杭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注意平整土地,减少田间积水。
(2)适期播种,增施基肥,中熟品种以适期早播为宜。
(3)发病初期喷洒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戊哇醇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对上述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川30%苯甲·丙环哇乳油5000倍液,或25%内环哇乳油4000倍液等,每亩喷药液50-60L,隔15天左右喷1次,共防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