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经济作物病虫草害 > 豌豆灰露病

豌豆灰露病

编辑:魏萍萍 浏览次数:1584

豌豆灰露病症状

露地种植的豌豆苗或棚室或反季节栽培的豌豆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荚。叶片染病,始于叶端或叶面,初呈水渍状,后在病部长出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豌豆灰露病

豌豆灰露病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on ex Fr.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Whetzel称富氏葡萄孢盘菌,属子囊菌亚门。分生孢子梗成丛地从菌丝体或菌核上生出,粗12-24um,长280一550um,长度变化大,灰色。分生孢子近球形,大小9-15×6.5-10(μm)。有时形成小分生孢子,无色,直径3um.

豌豆灰露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条件不适时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遇到适合条件,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腐烂的病荚、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菌丝生长温限4-32℃,适温度13-21℃,高于21℃其生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28℃锐减。该菌产孢温度范围1-28℃,同时需较高湿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发,适13-29℃;孢子发芽要求一定湿度,尤在水中萌发,相对湿度低于95%孢子不萌发。病菌侵染后,潜育期因条件不同而异,1-4℃接种后1个月产孢,2d℃接种后7天即产孢。生产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条件下,只要具备高湿和20℃左右的温度条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较多,为害时期长,菌量大,防治比较困难。

豌豆灰露病

豌豆灰露病防治方法

由于此病侵染快且潜育期长,又易产生抗药性,目前主要推行生态防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1)生态防治 棚室围绕降低湿度进行。采取提高棚室夜间温度,增加白天通风时间,从而降低棚内湿度和结露持续时间,达到控病的目的。

(2)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

(3)发现病株即开始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40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隔7一10天1次,视病情防治2-3次。对上述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霉灵(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注意轮换、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