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粮食作物病虫草害 > 黑麦麦角病

黑麦麦角病

编辑:魏萍萍 浏览次数:3852

黑麦麦角病症状

主要为害花器。先产生黄色蜜露状粘液,以后缵壳内花部膨大,形成紫黑色、长角形菌核,称麦角。一麦穗上只有几个小穗受害,长出1个至几个麦角,与之相邻小花常不孕。麦角因寄主麦类的不同而大小不一。黑麦麦角直径0.5cm,长约1-3cm.麦角是名贵中药材,麦角有毒,种子中混有5%麦角即不能食用,也不可作饲料用。

黑麦麦角病

黑麦麦角病病原

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称麦角菌,属子囊菌亚门。菌核较硬,紫黑色,内部白色。子囊壳生于菌核萌发长出的子座头内,子座头近球形。子囊壳淡紫色,瓶形,有孔口。子囊无色,筒形,大小12-30×3(μm),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丝状,大小50-76μ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形,大小0.7- 3.5μm.麦角菌存在不同专化型。有的既能侵染黑麦、又可侵染大麦、小麦等,有的只能侵染黑麦,但不侵染大麦。

黑麦麦角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菌核落入土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出土生成红色子座和子座柄,内生子囊,形成子囊孢子。麦类作物开花时,子囊孢子借风雨、混虫传播至小花上侵害,约经7天产生蜜露状粘液。粘液内有大量分生孢子,可借昆虫、雨点溅洒等传播,15天左右形成菌核,子房变成麦角。菌核成熟后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麦类作物花期长、外颖开张大,发病较重。花期多雨、潮湿条件对发病有利。春季土壤湿润,对菌核萌发有利。麦类作物易发生麦角病顺序为:黑麦>小黑麦>大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燕麦。

黑麦麦角病

黑麦麦角病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麦角)的种子。如果麦种中混有菌核,可用20%-30%盐水汰选。

(2)深翻麦地,使菌核不能萌发。

(3)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麦田内外野生寄主。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其他相关病害

推荐防治产品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豫B2-20100047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 诚信网站